海贼王TV各集列表
2025-03-09 03:06:14
走近巨匠丨贺绿汀:不断从民族音乐汲取养分的人民音乐家
贺绿汀为《百年巨匠·音乐篇》拍摄人物之一。
贺绿汀1999年逝世,2022年是其逝世23周年。《百年巨匠·音乐篇》研讨会暨开机仪式2014年11月18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光明日报、北京青年报、中国艺术报、新华网、中新网、人民网、光明网、人民政协网、中国日报中文网、新浪、搜狐等报道了开机仪式。
贺绿汀(1903—199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湖南邵东人。主要音乐作品有《天涯歌女》《四季歌》《嘉陵江上》《游击队歌》《牧童短笛》《森吉德玛》《晚会》等,并撰写大量音乐理论文章。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陈列着一份馆藏国家一级文物——《游击队歌》原谱。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这首抗日歌曲不仅曾在烽烟滚滚的华夏大地广为传唱,而且流传至今,已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经典曲目之一。
1938年,贺绿汀跟随上海抗日救亡演剧队来到山西临汾八路军抗日前线,炮火在头顶轰鸣,窑洞中的他心念如潮,一气呵成了这首明快有力的《游击队歌》。苦难中的乐观,绝境中的顽强……这首歌曲,在中华民族苦难辉煌的历程中,在作为人民音乐家的贺绿汀漫长而倔强的一生中,都奏出了最强音符。
从山谷高腔到中国风钢琴曲
贺绿汀原名安卿,又名抱真,生于湖南邵阳市邵东县东乡罗浮岭附近农村。贺家祖辈都是背负青天、脚踏黄土的农民。20世纪初的中国,内外交困,山沟里的贺绿汀在连年的灾害、饥荒里勉强生存。此时的他完全不知五线谱和钢琴为何物,更不会预料到自己的一生将在20世纪中国波澜壮阔的历程中,和中国现代民族音乐筚路蓝缕的探索,联系在一起。
贺绿汀最初的音乐熏陶来自乡间的山歌和送葬时哀哭的挽歌。据他晚年回忆,父亲喜欢唱祁阳戏,业余与亲族组织祁剧清唱团体,以锣鼓胡琴为伴奏,遇亲友去世时,彻夜在死者停柩处唱,以示诀别。贺绿汀小时候,常于田边山上听此“高腔”以及山谷中的回声,如泣如诉,凄婉悠扬。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对祁剧发生兴趣。当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文人提倡诗歌音乐教育,贺绿汀入私塾就读时,国内学校设唱歌课程的蔚然新风,也已吹到了邵阳。
1921年,贺绿汀从邵阳县立中学毕业,到东乡灵山寺小学教了一年半书。三哥留学法国,留给他许多在长沙第一师范学习时用过的音乐讲义。这是他第一次接触五线谱。1923年春,贺绿汀考入长沙岳云学校艺术专修科,课程以数理化为主,也十分重视艺术教育,特设艺术专修科,以培养小学音乐、美术教师为宗旨。贺绿汀主修音乐,学习钢琴、小提琴、音乐理论及民间乐器和民间音乐。这一时期他沉醉于钢琴练习,毕业后以第一名的成绩留校。正是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贺绿汀也投身其间,任湖南邵阳总工会宣传部长。三哥贺果是中共早期党员,毛泽东的师范同学,蔡和森、向警予的留法同学,在其影响下,贺绿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1年,贺绿汀连考两次,以28岁“高龄”考入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这所中国最早的高等音乐学府由蔡元培于1927年创办,地处中西方文化交融碰撞的上海,在时任校长萧友梅的努力下,音专虽仅有师生百人左右,但教学水平并不逊色于欧洲一流的音乐教育。贺绿汀随留美回国的黄自先生学和声,黄老师比他还小一岁,任教务主任和作曲理论教授,是中国最早引进西方音乐体系的学者。黄自一辈子致力于振兴民族音乐,他启发贺绿汀,中国的新音乐绝不是抄袭国外作品,而必须具有中华民族自身古老音乐传统的灵魂,应当用西方先进的音乐方法整理中国的民谣旧曲,以发展中国新的音乐。黄自这种具有强烈民族性的音乐理念和教育思想,指引了贺绿汀一生的音乐道路。
贺绿汀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租住在一个嘈杂的裁缝铺楼上,起早贪黑,借昏暗的路灯光或晨光刻苦学习。因生活拮据,只能在学校旁的一所弄堂小学里,和其他同学合租一架钢琴,轮流练习。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快速占领东三省。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压抑着中国人民的抗敌情绪。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黄自写下第一首抗战歌曲《抗敌歌》,呼吁四万万同胞团结起来,做“中华锦绣江山的主人翁”。黄自的理念进一步深化为,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要把音乐变成武器,去武装千万个同胞。
这一时期,贺绿汀在武昌艺专任音乐理论教师,当时学校请来居留在汉口“租界”的外国音乐家兼课,使贺绿汀认识到名家名师以及欧洲音乐家对于音乐教育融会贯通的重要性,这极大影响了贺绿汀以后的办学思路。同时,他翻译了英国音乐理论家劳特的《和声学理论与实用》,这是中国第一部把欧洲近代和声理论完整系统地引进中国的教材,因故直到1936年才出版。
1934年,俄罗斯著名钢琴家车列蒲宁在上海举办“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比赛。贺绿汀写了三首钢琴曲参赛。11月结果揭晓,他的《牧童短笛》和《摇篮曲》竟同时获得唯一的一等奖和名誉二等奖。《牧童短笛》中,贺绿汀用西洋乐器钢琴模仿了中国乐器竹笛,在单薄的传统中国旋律中加入了西方呼应、对答式的二声部复调旋律。中国音乐的风格和钢琴这种外来乐器如何结合?贺绿汀的作品无疑提供了示范意义。在颁奖演奏会上,贺绿汀现场弹奏了《牧童短笛》,简单的和声淋漓尽致地传递出亲切质朴的旋律和鲜明的东方韵味,给当时的乐坛吹来了一阵清新的风。
来源 | 本文原载《文汇报》论苑·大师
声明 | 文章和图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已标明来源,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即作处理。
陈寅恪的三重悲剧:最是文人不自由
《百年巨匠》入选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纪录片
97岁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先生为《百年巨匠》题字
大型文化项目《百年巨匠》是中国第一部聚焦20世纪为中华文明作出突出贡献的大师巨匠的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新影集团、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百年巨匠(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
《百年巨匠》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连续两年入选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纪录中国”传播工程,是国家广电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规划项目、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纪录片、“记录新时代”纪录片精品项目和纪录片重点项目(2018),还是中央电视台重大主题主线宣传暨重点选题项目,也是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华艺文基金会、北京市政府文化创新发展基金、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北京市西城区文化艺术创作扶持专项基金的资助项目。已获得12项纪录片大奖。
2013至2017年,《百年巨匠》第一季43位大师的拍摄已全部完成,分为美术篇、书法篇、京剧篇、话剧篇、音乐篇、文学篇。《百年巨匠》第二季57位大师的拍摄已于2018年启动,增加了科技篇、教育篇、国学篇、建筑篇、中医篇、戏曲篇、电影篇,计划陆续完成,届时将以“百年·百人·百集”纪录片、“百位大师特展”、“百部图书出版”献礼。
拍摄完成的《百年巨匠》纪录片,陆续在中央电视台(一套、三套、四套、九套、十套、十五套、发现频道、国际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各省级卫视、海外电视台等国内外157家电视台播出,受到广泛好评,屡创同类纪录片收视率新高。《百年巨匠(国际版)》启用8种语言向全球播出。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2020年7月根据CSM全国测量仪统计结果,《百年巨匠》累计触达受众共102亿人次。
《百年巨匠》系列丛书已连续三年被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学习读本,发放到全国近千所高校。
《百年巨匠》已成为文化领域最高端的现象级品牌之一,并以其独特优势搭建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诠释和展示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2025-03-09 03:06:14
2025-03-09 03:03:58
2025-03-09 03:01:42
2025-03-09 02:59:27
2025-03-08 01:55:09
2025-03-08 01:52:53
2025-03-08 01:50:37
2025-03-08 01:48:21
2025-03-08 01:46:05
2025-03-08 01:43:49
2025-03-08 01:41:33
2025-03-08 01:39:17
2025-03-08 01:37:01
2025-03-07 10:07:04
2025-03-07 10:04:48
2025-03-07 10:02:32
2025-03-07 10:00:16
2025-03-07 09:58:00
2025-03-07 09:55:44
2025-03-07 09: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