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是个足球迷——追忆冯天瑜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2025-07-13 15:08:19
旧影志︱民国时期的凤阳县明皇陵
明皇陵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南七公里处。看官皆知,盱眙有明祖陵、凤阳有明皇陵、南京有明孝陵,分别祭奠朱元璋祖辈、父母及本人的三处陵墓。另有北京明十三陵、湖北省钟祥市明显陵。
凤阳明皇陵于公元1366年始建,公元1379年竣工。它营造时间最早,深深影响了后面的明孝陵、明祖陵等,开创了明清陵寝制度。凤阳明皇陵石象生数量众多、刻工精美,被称为“明代第一陵”。1982年,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成之初的明皇陵规模巨大,占地约2万余亩。有皇城、砖城和土城三重城垣,里为皇城、中为砖城、外为土城,周长14公里。另有享殿、斋宫、官厅数百间,皇陵神道总长257米,石像生32对,二十家人户轮流值守。
《大明会典·仁祖陵》条规定,凡官员以公事经过的都要谒陵,朱棣曾四次前往谒陵。“律圣”朱载堉在此筑室独处十九载,潜心律算,用双排算盘开方求出“十二平均律”。
1635年正月,张献忠起义军攻占凤阳,火烧皇陵、享殿。京师为之震动,崇祯痛不欲生。
清朝及民国初期,官府保护不力,房舍、砖石构件等被附近群众移作他用,仅存二碑及石人、石马等,无字碑也不知何时倾倒,断成四截。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大肆砍伐陵园松柏,郁郁葱葱的陵园一片荒芜。
建国后,作为皇陵农场辟作耕地。WG时期,部分石像生也遭到了破坏。
1933年,民国政府曾对石像生作过一次整修,以下黑白影像可能与此有关。
(▲明国时期的明皇陵)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明皇陵)
(▲现在的明皇陵)
(▲民国时期的石雕构件,现已不知所踪)
(▲民国时期明皇陵的跪卧石象)
(▲民国女子在石羊上合影)
(▲现在明皇陵内的石羊)
(▲皇陵碑。由朱元璋亲撰,追述其经历及统一过程。对面无字碑,朱元璋感恩父母,但无甚功绩,故无文字)
(▲现在的御制皇陵碑)
(▲门外的宫殿现已不知所踪,臆测为享殿)
(▲明皇陵宫殿里的棂影)
(▲民国游客的合影;女士们总有摆拍的习惯)
(▲明皇陵复原图)
(▲历经沧桑的明皇陵终会重焕异彩)
2025-07-13 15:08:19
2025-07-13 01:21:03
2025-07-13 01:18:46
2025-07-13 01:16:29
2025-07-13 01:14:12
2025-07-13 01:11:55
2025-07-13 01:09:38
2025-07-13 01:07:22
2025-07-13 01:05:05
2025-07-13 01:02:48
2025-07-13 01:00:31
2025-07-12 16:18:21
2025-07-12 16:16:05
2025-07-12 16:13:48
2025-07-12 16:11:31
2025-07-12 16:09:15
2025-07-12 16:06:58
2025-07-12 16:04:41
2025-07-12 16:02:25
2025-07-12 16: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