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翻你!那些超经典高分的猫咪电影!
2025-07-16 03:39:43
古人之玩,今人之收藏:漫谈古玩
一、什么是古玩?
古玩,又称文物、骨著等,被视做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缩影,融合了历史学、方志学、金石学、博物学、鉴定学及科技史学等知识内涵。经历无数朝代起伏变迁,藏玩之风依然不衰,甚而更热。其中自有无穷魅力与独到乐趣。
古玩,旧称“骨董” ,有人认为骨董是古代遗产的精华所在。明代书中称骨董或古董,是因为“古”和“骨”是同音字,其实是失误,但近现代以来,这两种叫法都被广泛认可,并把古代遗留下来的古物统称为文物; “古玩”则是清乾隆年间出现的称谓,沿用至今。
二、哪些物品属古玩范畴?
按现今古玩收藏的种类来看,属于古玩范畴的有陶器、紫砂、画像砖、瓷器、玉器、珠宝、古典家具、竹木牙角匏器、文房用具、玺印、青铜器、铜镜、古钱币、鎏金佛像、法器、石造像、擦擦佛、唐卡、缂丝、剌乡、漆器、金银器、珐琅器、玻璃器、钟表、照相机、鼻烟壶、奇石、古籍善木、邮票、书法、绘画、文革物品等数十类之多。
三、如何区分“文物”和“古玩”
文物包括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两大类,具体来说,可移动的可分为石器、骨器、牙器、玉器、陶瓷、青铜、铁器、木器、书画、图书、织乡以及其他杂项,不可移动的可分为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窑址、古作坊、古战场、摩崖石刻、岩画、雕塑等。
除此之外,人们把一些尽管历史时期距今不远,但具有特殊价值的物品也列入文物的保护范围,如“解放军文物”、“红军长征文物”、“革命烈士文物”以及“文化大革命文物”等等。总之,凡具备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纪念价值的文化遗迹、遗物均属文物,而古玩只指文物中可移动部分,是文物的一部分。
四、古玩行业是如何兴起的?
古玩行业的兴盛与古玩市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古玩市场的商号,开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根据可考的札记可知,明代中叶就已经兴起;到了清代,其发展更加兴隆,也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北京的古玩商,有小摊、挂货摊与古玩铺三种。小摊、挂货滩,并非是古玩专营店。这里指的古玩商号一般是指专门的古玩铺或古玩店。
五、古玩交易中规矩多多
古玩行业是一门特殊的行业,它根据本行业的经营特点制定了相应的行规。
一是没有退货的规矩。古玩行业是凭借知识和眼力交易的行业,买真买假一般没有退货的规矩。
二为交易忌围观。当商店有顾客并与店主交易时,其他人应该暂时回避。
三是不能急买争卖。既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买家与卖家讨价还价时,第三者不能介入。
四为索赔要实事求是。如果买家损坏商品必须赔偿。金额须按基本行情价格协商。
五为同行业忌妄评。买方购买商品以后,基他商店不应对其进行任何评价。
六为严格的保密性。同行之间在商品、价位、真伪方面及商家之间的各种信息是相互保密的。
七为对外行的界定。凡不与内行打交道、不懂行内基本行话的都视为外行。
八为委托交易较灵活。对委托中间人销售商品不予干涉。
九为合作互惠共担风险。商定与收藏者之间关系较好。
十是看重良好的口碑。如果某商家讲信用,有知识、有眼力,行内均愿与其打交道。
六、古玩入门收藏七难一难:很难找到入门老师很多人觉得,自学就能将古玩行的知识全部学到。但在古玩领域,看书学习只能从理论上简单地了解一些古董的名称、年代、用途。如果要进行实际的收藏,通过看书的学习方式是绝对学不会的。深入古玩行惟一的方法,是经行家指导入门然后经过自身的反复实践,经过失败、总结、再失败、再总结的过程才能够逐步成熟。在古玩领域中,古玩商人看的多、经手多、买卖的多。在长期的买卖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古玩商是古玩界中鉴别眼力最好的群体。但是一般内行的商家,第一不给别人鉴定,第二不带学生,这便给刚入门或者想寻找老师学习收藏的人造成一定的难度。虽然没有行家或老师引导也能够逐步入门,但是所付出的时间和经济代价是十分高昂的,在入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走很多弯路。解决这一难点的方法是,放下身价抱着虚心的态度,寻找愿意帮助和引导入行的老师。二难:很难看到真古玩对于入门者来说,虽然看了大量的书并且经常实践,但在实践中所看到的古玩大部分是赝品,很少有机会能看到真品。由于没有学习和确认真古玩的机会,一般人只能在地摊市场中进行实践,而地摊上绝大部分是一些伪品破烂。初学者本身不具备相应的识别能力,只能根据自身的感觉盲目无助地进行摸索实践。这种没有针对性和目的的实践,永远也不会真正地帮助您进入收藏领域。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必须找到能够实实在在看到古玩真品的机会,并且进行认真的考察和识别,从而掌握真品的特征。要想看到真品,除了馆藏实物,便是通过行家或商家之手来了解真品了。因为一般来说,真古玩都控制在行家、商家手里,要找到学习机会就必须融入商界、广交朋友,通过上手真品来达到学习的机会和掌握真古玩的目的。三难:真正有悟性的人少前辈们经常讲,认识古玩要有悟性,有了悟性一点即通,没有悟性一辈子也不入门。对悟性的解剖,实际上指的是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如果具备了综合素质,当行家讲解时便能够很快地理解,而理解能力的快慢决定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特别是对古玩的真伪鉴别,如果想从实质上认识古玩的真伪,就需要懂得材料学、工艺学以及其他科技领域的基本常识,有了这些基本的知识才能够进行鉴别,才能从理论上认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也许您会说,在古玩领域也有很多人文化程度不高,为什么几年后也懂得古玩了?实际上这部分人是通过多年的实践,从感觉意识方面掌握了一些辨伪要领,但他们多数只能识别不能解释。同时也只能凭经验大概进行真伪的判断,不讲理由也不讲证据。能够做到辨伪,是依靠文化、依靠科技理论所产生的悟性。一些人能够掌握某些辨伪经验,是在金钱利益的刺激下形成的,这种知识是浅薄的、有局限性的。
四难:古玩鉴别很复杂古玩鉴别难在它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在民间流散的和在古玩市场上流通的,从来没见过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古董数量特别多,有的甚至连博物馆也没有,资料中都没有记载。因此没有对照器物,同时也不知何时、何地出土,对这类古董很难进行论证,鉴别起来也很复杂。五难:很难分清谁是真正的行家对于初入收藏领域的人,难在找不到真正的明白人,更分不清哪些人是真正的行家,哪些人是假行家。这对投资收藏的人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收藏的成败。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多方法,识别行家的真假要经过对真假古董混合后筛选的测试,真行家能够进行真伪理论答辩,能够被市场所接受。六难:很难学尽古玩行规矩或习惯无论是经营古玩还是收藏古玩,只要进入古玩界就要了解和懂得行内的规矩或习惯,否则便进不了真正的古玩圈,也就少有机会上手真正的古玩,更无法进行专业的古玩交易。要学习古玩行里的规矩,关键靠积累,多看、多听、多向行家讨教。而古玩行的规矩习惯又特别多,很难说能够学尽所有,所以即使是入行几十年的人也不敢说自己完全吃透了古玩行的规矩。七难:很难保持良好的心态说了这么多,其实对于古玩商和收藏者来说,这最后一难最难控制,那就是心态。高超的行家也不可避免地打眼看错。但是有些行家打眼不是技术问题,并不是不懂得真假,而是当时的心态不正确。这种不正确心态的表现主要是:第一,看到好、少、精、奇、绝的古玩不冷静,出于爱好,看到好的便容易欣喜若狂,失去自制力。第二,从经济利益出发,认为此古玩是能赚大钱的,从而失去理智,利欲熏心,而事后心态逐渐平和以后便发现当时没有做到仔细考察、认真研究,买到了伪品。
本文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涉及授权问题请联系永思艺讯。
2025-07-16 03:39:43
2025-07-16 03:37:27
2025-07-16 03:35:11
2025-07-16 03:32:55
2025-07-16 03:30:39
2025-07-16 03:28:24
2025-07-15 13:02:07
2025-07-15 12:59:51
2025-07-15 12:57:35
2025-07-15 12:55:18
2025-07-15 12:53:02
2025-07-15 12:50:45
2025-07-15 12:48:28
2025-07-15 12:46:11
2025-07-15 12:43:54
2025-07-15 12:41:37
2025-07-15 02:54:47
2025-07-15 02:52:32
2025-07-15 02:50:16
2025-07-15 02: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