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过寿,儿子刘发舞蹈助兴时畏手畏脚,说了句话被赏三个郡
2025-11-02 03:04:12
鲁迅为何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你对此作何理解?”
.
——《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从史学价值角度
(即“史家之绝唱”)

《陈涉世家》
1.内容全面且真实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涵盖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它记录了众多历史人物的事迹,包括帝王将相、仁人志士、刺客游侠等各个阶层。司马迁在撰写过程中,广泛收集资料,对史实进行了严谨的考证。如在叙述秦末汉初的历史时,他详细记载了楚汉相争的过程,从刘邦、项羽的出身背景,到他们在战争中的战略决策、具体战役等诸多细节,都有如实的记录,为后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史记》
2.著史体例的创新
《史记》之前,著史的方式基本为编年体和国别体。编年体主要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录历史大事,如《春秋》《左传》等。国别体主要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录各国历史事件。司马迁首创纪传体通史的体例,以本纪记载帝王事迹,世家描述诸侯和重要人物家族,列传讲述各类代表人物,表梳理历史事件的时间脉络,书介绍制度等内容。这种体例使历史记载更具系统性和条理性,能够从多个角度展现历史的全貌。与之前的编年体史书相比,纪传体更能突出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让历史人物形象鲜明,也方便读者了解人物与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司马迁
3.史家精神的体现
司马迁撰写《史记》秉持公正客观的态度。他在记录历史事件和人物时,不避讳帝王将相的缺点和错误。比如在《史记》中记载汉武帝的一些决策失误,像对汉武帝时期的财政政策和对外战争的过度消耗等情况都有所提及。比如在《项羽本纪》中记载汉高祖刘邦危难时刻将子女踢下马车,独自逃跑的行为等,这种不畏权势、如实记录历史的精神,使《史记》成为后世史学著作的典范。
第二,从文学价值角度
(即“无韵之《离骚》”)

鸿门宴
1.叙事手法的文学性
《史记》的叙事生动形象。司马迁善于运用多种叙事技巧,通过具体的情节、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展现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在《项羽本纪》中,鸿门宴一段,通过对项羽、刘邦、范增、张良等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将紧张的宴会气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项羽的直率、刘邦的狡诈、范增的智谋和张良的沉稳跃然纸上,情节跌宕起伏,像一部精彩小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渑池会
2.人物形象的文学塑造
《史记》中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像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的故事中,他的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形象被刻画得十分深刻。面对秦王的强势和欺诈,蔺相如能够沉着应对,以其非凡的胆识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司马迁通过对人物事迹的选择和描述,使人物性格丰满立体,让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这些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

司马迁
3.个人情感的强烈抒发
司马迁在《史记》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他遭受宫刑后忍辱负重完成这部著作,在叙述历史过程中,常常对人物的遭遇和历史的兴衰发出感慨。如在《伯夷列传》中,他对伯夷、叔齐的高洁品质表示赞赏,同时也对他们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褒贬评价,抒发自己内心的愤懑和对正义的追求,使《史记》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如同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情怀一样。
感谢您能看到此处
所配插图源于网络
2025-11-02 03:04:12
2025-11-02 03:01:56
2025-11-02 02:59:41
2025-11-02 02:57:25
2025-11-02 02:55:09
2025-11-02 02:52:54
2025-11-02 02:50:38
2025-11-01 00:10:36
2025-11-01 00:08:20
2025-11-01 00:06:04
2025-11-01 00:03:48
2025-11-01 00:01:33
2025-10-31 23:59:17
2025-10-31 23:57:01
2025-10-31 23:54:46
2025-10-31 23:52:30
2025-10-31 23:50:14
2025-10-31 06:40:08
2025-10-31 06:37:53
2025-10-31 06: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