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12年后,开国中将王秉璋遗体在301医院告别
2025-11-04 08:14:33
55岁女教师自愿成为“大体老师”后,其遗体会经历什么?




这是一位55岁的小学女老师
生前自己编辑好的文字
在其离世后
由其哥哥代发到朋友圈
最后的“祝平安”三个字
不仅是她最诚挚的祝福
更是她作为老师的身体力行
——成为“大体老师”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
什么是“大体老师”
这是医学界
对遗体捐赠者的尊称
又名“无语良师”
选择成为“大体老师”后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的身体
会在死后泡入福尔马林中
成为标本

意味着你的身体
躺在医学院里
经受医学生的“千刀万剐”
无法入土为安

自2015年以来
我国取消使用死刑犯器官
公民捐献成为了“大体老师”的
唯一合法来源
中国人对“死者”的敬畏
让很多人无法接受死后捐献遗体
目前为止的捐献者
大多为医疗行业的从业者
据不完全统计,约60%的医学人员
选择死后捐赠遗体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昆明医科大学内的
一对神仙眷侣
李秉权和胡素秋教授
生前是受学生爱戴的医学教授
死后双双捐献了遗体
成为学生敬重的大体老师

“宁在我身上划错千刀
也不能在病人身上错划一刀”
这是何等高尚之人
才能拥有的境界
成为大体老师
首先需要获得全部亲属的同意
提前填写遗体捐赠意愿书

将信息注册到
当地的遗体捐赠管理机构
一旦注册成功,捐赠者的信息
将会被加入到遗体捐赠者数据库中
并接受生前调查和筛选
该过程通常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
以确保捐赠者
符合医学研究需要和安全要求

捐赠者去世后
家人需及时通知
当地的遗体捐赠管理机构
由他们来处理遗体
捐赠者的遗体会在过世8小时内
进行急速冷冻到零下30℃的处理
并保存在专门的遗体冷库中

在目前大体老师稀缺的情况下
遗体可能会直接被医学院接走
解剖后用于医学生物学、
解剖学、病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
包括模拟手术和解剖操作等
为的就是让学生
能摸到最真实的人体
进行最有效的学习和训练

等到最终遗体使用完成
医学教育机构会将遗体回收
并进行火化或者其他处理
这就是自愿成为“大体老师”后
遗体要经历的一切

当今医疗领域的科技发展
探索疾病机制、研发新型治疗手段
医学器械研发、仿真人体器官等
无不需要“大体老师”的付出
他/她们就像大海里的鲸鱼
死后沉入海底
供养整个海洋生态体系
一鲸落、万物生
用死后的全部
培养千万的医疗学生们
展现出最瑰丽、绚烂、壮阔的
生命奇迹

尽管目前已经有很多人
愿意进行遗体捐赠
但仍然有大量的捐赠者遗体
在死后受到家人阻拦
未能成功完成捐献

中国人对“遗体捐献”普遍保持着
缄默、徘徊、观望、拒绝的态度
这给目前国家的医疗发展
带去了一定的考验
比起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什么时候
我们能坦然的面对“遗体捐献”
或许才是对下一代
最好的交代
较高端人类
只研究那些你感兴趣的事
本期完
2025-11-04 08:14:33
2025-11-04 08:12:18
2025-11-04 08:10:02
2025-11-04 08:07:47
2025-11-03 19:52:04
2025-11-03 19:49:48
2025-11-03 19:47:32
2025-11-03 19:45:16
2025-11-03 19:43:00
2025-11-03 19:40:44
2025-11-03 19:38:29
2025-11-03 19:36:13
2025-11-03 19:33:57
2025-11-03 19:31:41
2025-11-02 03:10:59
2025-11-02 03:08:43
2025-11-02 03:06:28
2025-11-02 03:04:12
2025-11-02 03:01:56
2025-11-02 02:5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