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来顺集团——百年炭火,涮出人间至味
2025-08-08 02:39:00
1990年印度的人均GDP比中国还高!印度网友:痛心!怎么办
1990年,印度的人均GDP比中国还高,印度的经济出了什么问题?
是的,在1990年,印度和中国的GDP非常相似。印度为3,320亿美元,中国为3,750亿美元,但中国的人均GDP比印度少51美元(317美元对368美元)。
然而,让我们忽略这里的数字。
那么,印度的经济出了什么问题呢?
最基本的区别
中国意识到自己是第三世界经济体,意识到自己的产品是五流的,并决定做点什么。
印度拒绝承认自己是第三世界经济体,除非是为了证明公共开支的合理性。他们拒绝承认自己的产品是五流产品。他们拒绝对此采取任何行动。他们拒绝承认现实。
他们拒绝当面告诉制造商:“你们的产品不配!改善你们的标准。提高你们的标准。到日本去,向他们学习。去韩国或新加坡,向他们学习”。
相反,他们开始了鸵鸟效应,把所有的事情都说得很正面。
有人对这两个国家说:"你们的管灯技术很原始。德国的技术才是最好的"
中国说:"让我们从德国订购10万盏管灯,并尝试了解德国人在做什么。让我们派遣4000名最聪明、最优秀的学生到美国、英国和欧洲学习电气工程的所有知识,并让我们以20%的成本来制造管灯,因为我们有劳动力"。
印度说:"制造商是朋友,我们把德国管灯的进口关税提高到150%。让我们增加保护性关税,顺便......让制造商在明天之前将100000美元存入我的瑞士银行账户。"
结果10年后,中国主导着全球管灯制造市场(62%),而印度继续使用LG技术或CDR技术(均为美国/欧洲技术)或使用20世纪80年代的老技术来勉强满足国内需求。
这就是问题的根本性区别。
印度经济是印度人态度的结果。
印度制造商制造五流的产品是因为他们可以,他们没有竞争。如果有一点竞争者出现,他们就会抱怨,然后跑到政府那里,用 "影响力 "的公式来阻止竞争。
与此同时,中国开放了一切。他们把学生送到世界各地去学习,并带着宝贵的经验回来。他们开放了自己的大学,提供巨额资金给来自加拿大、英国或美国的客座教授。他们慢慢地、稳定地学习,然后开始自己的制造,开始制造所有的部件,最后是整个成品。到2010年,德国人关闭了他们的全部生产单位,中国人赢了。
态度已经是大败。
第二个原因是印度人的 "捷径态度"
短期快钱比长期慢钱好,因此,甚至在我们还没来得及改进我们的制造工艺之前,我们就已经进入了服务领域。美其名曰理发店或按摩店。
我们的IT仍然专注于利用他们的技术发展为外国人做项目工作,而中国的IT则专注于研发和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为自己的公司做标志性的项目。10年后,即使在IT领域,他们也会把我们从地图上抹去。
中国人是长期玩家,他们更喜欢制造业而不是服务业。首先为外国人制造,然后慢慢发展技术,制造部件,然后是子部件,最后以更低的成本制造整个产品。今天,超过85%的出口商品是由他们自己的公司制造的。
结论:
我们从来没有承认过我们的弱点,我们总是防守。我们没有一次承认并站在和面对这种情况,而是像鸵鸟一样蜷缩在沙子下面,无视日益增长的世界。
我们总是害怕竞争。吓坏了。
最后,我们对捷径的热爱。这就是为什么从2005年开始,我们宁愿选择美化的剪发沙龙,而不是真正的发展和缓慢的进步。
这三个特质加上我们对平庸的爱,意味着即使那些智者会不断地谈论印度发展的惊人故事,事情也不会改变。
记住,爱国主义是希望你的国家是最好的,而不是躲在事实背后,编造谎言。
对英语的痴迷,这就是印度偏离轨道的地方。任何国家要发展,所有的人都应该能够作出贡献。但在印度,只有讲英语的人才能做出贡献。
让我们看看它对印度的影响。
让90%的印度人因为不懂英语而在自己的国家成为二等公民。
无知。-印度语言没有社会流动,没有日常语言的教育,绝大多数印度人仍然对知识和教育一无所知。
在印度语言中没有讨论女权主义,没有讨论科学,没有讨论社会问题发生。哼,连这些词汇都不存在于印度人的日常生活中。
精英教育带来了印度人生活各方面的分级不平等。创造了一个精英阶层,他们只对谈论性教育感兴趣,却从不谈论教育。
它使绝大多数印度人成为功能性文盲。是的,大多数印度人是文盲,因为印度语言没有提供任何好处。
没有一个印度的语言是在互联网上使用最多的。他们不能访问互联网,他们不能访问银行,他们不能使机场,他们不能访问Uber应用程序。
尽管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但印度的银行没有一家是世界前50名。这是印度英语教育的非凡成就。
与印度不同,中国没有对英语的痴迷。他们把教育带给了每一个普通人,带来了社会流动性。
今天,中国的科技公司正在与美国公司竞争。
但看看印度,我们以为学习英语就能成为全球科技领袖。我们是个笑话,所有在印度流行的应用程序不是中国的就是美国的。
今天,中国产生了世界上最多的科学论文,其中大部分是用普通话写的。
他们有一些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在研究方面有很大的投资。
以下是印度倒退的主要原因:政策瘫痪以及绥靖政治。
印度饱受政策瘫痪的困扰。而在中国,如果政府想做什么,它就会去做。
在印度,我们辩论,我们抗议,我们质疑政策的合法性,在政策或改革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之前,这个过程需要自己的过程。
这些抗议不能成为日常生活的方式,这些抗议活动应该是有时间限制的。。
印度政府采取的大多数法律、改革甚至福利计划,无论是在邦一级还是在国家一级,都是基于 "选票库 "和 "部门政治",而不是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臭名昭著的拉鲁-普拉萨德-亚达夫曾在接受采访时承认,当被问及他在任期内做了哪些发展工作时,他说:"在这个国家,谁能根据发展议程赢得选举?我们只有玩弄人民的感情(种姓、宗教、地区等)才能获得选票。无论是国大党、BJP、左派、AAP,还是任何地区性政党,他们都在继续这一策略"。
印度在过去的30年里远远落后于中国,原因是什么?
中国注重基础设施的发展,如公路、港口、高速公路、专用货运通道、经济特区等,但印度没有,结果今天我们的基础设施与中国相比很差,现在经济增长和发展最重要的是连接,而中国发展了连接,但我们不能。
中国在印度之前实现了经济资本化,因此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比印度多。
印度阶段性的政治不稳定,由于这个原因,国家利益在政治不稳定下被淹没了,而中国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会比印度强太多。
我们都知道,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因为它的人口,但在同一时间,我们不应该忘记,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因为它的人口。
我们可以为我们的经济增长做什么,就像中国一样,所以我想说,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经济改革,如商品及服务税,也应该关注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关注城市化,如建设智慧城市,为其公民的教育改革和技能发展计划需要以更高的效率运作。
最后,最重要的是政治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必须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另外最重要的是,我们也应该向中国学习,我们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
让我们陷入困境的是营商便利指数中的合同执行。就像如果有人欠你钱,而你又有证据,实际上印度系统是没有办法帮你拿回你的钱的,甚至不会对我们(企业主)这边发生的事情给予1%的同情。
在印度,政府把私营企业主看成是情报局的特工。每次我与他们的交流,我总觉得他们是在找借口惩罚我什么。他们在盯着我的口袋。
从来没有一次印度政府官员在收取我的各种税款后问我 "政府能为你做什么?"一次也没有! 在中国,即使在省级层面,也会组织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互动。
2025-08-08 02:39:00
2025-08-08 02:36:44
2025-08-08 02:34:28
2025-08-08 02:32:13
2025-08-06 15:13:40
2025-08-06 15:11:24
2025-08-06 15:09:09
2025-08-06 15:06:53
2025-08-06 15:04:37
2025-08-06 15:02:21
2025-08-06 15:00:07
2025-08-06 14:57:51
2025-08-06 14:55:36
2025-08-06 14:53:20
2025-08-05 22:59:38
2025-08-05 22:57:22
2025-08-05 22:55:03
2025-08-05 22:52:45
2025-08-05 22:50:28
2025-08-05 22: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