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巨星的狂野人生,双性恋喜欢逛美男俱乐部,45岁死于艾滋病
2025-03-18 08:37:05
日本将来发生的大地震至少9级
近期,日本相关的权威专家表示,2020年,日本会有一场超过9级的大型地震。时间已过去了一年半,9级地震至今没有发生,是误报吗?
下列现象表明大震危险逼近: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进入最大值时期;2023-2025年太阳黑子进入峰值时期;2021-2022年全球高温异常创纪录;2022年1月汤加火山发生千年一遇大喷发。这表明天文条件和地球内能释放进入最佳状态(见表1-4)。
在200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我的一项研究表明,2000-2030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我在2008年6月1日指出,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1(见网址)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30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8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事实上,此后发生的8.5级以上地震有:
2010年2月14日智利8.8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
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8.6级地震。
南美太平洋沿海(智利)、日本、印尼苏门答腊的大震都应验发生了,只有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和美国的西海岸还在蠢蠢欲动: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05-24 13:44 在鄂霍次克海(在堪察加半岛西部沿海)(北纬54.9,东经153.3)发生8.2级地震,震源深度600.0公里。
中新社旧金山8月30日电当地时间8月30日上午,美国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发生7级地震,之后再发生数次4.7级至5.4级余震,美国地质勘查局称未引起海啸。
下一次8.5级以上地震在哪里?
如果本规律正确,最大的可能性是在美国和日本,日本将有连续大震发生的可能。俄罗斯为第三位。
继2004年年12月26日那场发生在印度洋海域夺去了近30万条生命的海啸及其地震事件之后,2005年8月30日横扫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又造成了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异常惨重的人员伤亡。据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参议员维特估计,飓风仅在该州造成的死亡人数就可能超过1万人。虽然这个数字还没有得到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灾难的人员损失在同类事件中将可能是空前的。美国总统布什已经表示,“卡特里娜”飓风灾难堪与“9•11”恐怖袭击相比。卡特里娜飓风中断了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活动。墨西哥湾沿岸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受到干扰,原本就在不断攀升的油价被进一步推高。飓风还迫使美国一些进出口石油、粮食等商品的重要港口被关闭。美国已经接受国外的灾害援助,世界第一强国在自然灾害面前也显得软弱无力。
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士山在休眠300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1907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2001年5月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2001年的4月份再度发生了123次低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异常火山”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8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150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2]。
在200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2000-2030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3-5],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深海地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深海地震。
表1 拉马德雷位相、强震与气温对比
时期 1889-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0?
拉马德雷 冷 位 相 暖 位 相 冷 位 相暖 位 相 冷 位 相
气温 低温 增暖 低温增暖低 温?
强震2次 1次 7次 0次 已发生2次
表2 海洋巨震与海啸
地震时间地点 震级 海啸死亡人数
1906-01-31 哥伦比亚 Ms 8.6500-1500
1960-05-22 智利 Ms 8.91061
2004-12-26 印度尼西亚 Ms 8.7300000
从表1和表2的对比中可以看到,三个拉马德雷冷位相和气候低温期与哥伦比亚、智利、印度尼西亚的海洋巨震海啸和12次8.5级以上强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2000-2030年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世界强震将频繁发生。
1889年至2012年全球8.5级以上地震数据的特征分析
根据1889年以来的地震数据统计,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2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次,在197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0-2012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6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表3 1890年以来特大地震活跃期和拉马德雷(PDO)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级以上地震次数
9级以上
地震次数
PDO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地震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4)
1
0
1890-1924冷
低温期
活跃期
1925-1945
1(1)
0
0
1925-1946暖
温暖期
1946-1977
11(7)
1
4
1957-1976冷
低温期
活跃期
1978-1999
0(0)
0
0
1977-1999暖
温暖期
2000-2012
6(6)
0
2
2000-2030冷
低温期?
活跃期
注: 特大地震为Ms 8.5级以上强震,括号内为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我们多次强调:特大地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7年,这只是前一轮特大地震活跃期的统计结果,没有从理论上给出说明。
本轮特大地震活跃期将延长至2025年
最近的统计分析表明,特大地震活跃期是拉马德雷冷位相和月亮赤纬角周期叠加的结果,一般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前19年,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开始,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结束,历时18.6年,约为19年(见表4)。
表4 1890-2012年全球8.5级以上地震与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对应性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拉马德雷
月亮赤纬角
1895-1897
冷位相
最大值
1
1896-06-15
日本
8.5
冷位相
1904-1906
冷位相
最小值
2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冷位相
1913-1915
冷位相
最大值
1922-1924
冷位相
最小值
3
1922-11-11
智利
8.5
冷位相
4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冷位相
1931-1932
暖位相
最大值
5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暖位相
1940-1942
暖位相
最小值
1950-1952
冷位相
最大值
6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冷位相
最大值
7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冷位相
最大值
8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冷位相
1959-1960
冷位相
最小值
9
1960-05-22
智利
9.5
冷位相
最小值
10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冷位相
11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冷位相
12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冷位相
1968-1970
冷位相
最大值
1977-1979
暖位相
最小值
1986-1988
暖位相
最大值
1995-1997
暖位相
最小值
2005-2007
冷位相
最大值
13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冷位相
14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冷位相
最大值
15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冷位相
最大值
16
2010-02-27
智利
8.8
冷位相
17
2011-03-11
日本
9.0
冷位相
18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
冷位相
2014-2016
2023-2025
2032-2034
2041-2043
未发生
发生概率最大
发生概率较大
发生概率较小
?
冷位相
冷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最小值
最大值
最小值
最大值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50次,平均每年1.73次,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12次,平均每年0.55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3倍以上。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又进入新的活跃期,2001年昆仑山口8级地震和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2000-2035年不仅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也是中国7级以上地震频发时期。
对过去的一些数据分析后发现,1952年,1957年、1960 年、1964年4场9级以上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在2004年12 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就发生了9.1级强地震,并造成了27万的人员伤亡。其后,2005年3月29日、2007年9月12日和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又连续发生三次8.5级以上地震,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强震频发已经成为事实。
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来看,前10年发生20次(包括两次8级以上地震:1950-08-15西藏察隅8.5级地震,1951-11-18西藏当雄8级地震),后10年发生20次,中间10年发生10次,前后10年的地震相对频发值得关注。
更值得关注的是,除台湾外,前10年强震多发生在中西部,后10年东部地区也有强震发生,如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和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
因为考虑到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可能超过历史的记录。由此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也可能超过历史的规模。这是比温室效应更危险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后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10914.html
总之,2000-2035年拉马德雷周期中国7级地震分布,2000-2010年为前10年(强:2001年昆仑山口8级地震和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2011-2025年为中间15年(弱:至今没有8级地震发生),2026-2035年为后10年(强:可能发生8级地震)。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2025年太阳黑子峰年叠加,是地震进入活跃期的主要天文因素。
2025-03-18 08:37:05
2025-03-18 08:34:49
2025-03-18 08:32:33
2025-03-18 08:30:17
2025-03-16 16:50:02
2025-03-16 16:47:47
2025-03-16 16:45:31
2025-03-16 16:43:15
2025-03-16 16:40:59
2025-03-16 16:38:44
2025-03-16 16:36:28
2025-03-16 16:34:12
2025-03-16 16:31:56
2025-03-16 16:29:41
2025-03-16 06:23:50
2025-03-16 06:21:35
2025-03-16 06:19:19
2025-03-16 06:17:03
2025-03-16 06:14:48
2025-03-16 06: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