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英国首相梅姨”惊艳了:白发不染、不穿老年装,美得优雅得体
2025-04-15 03:10:01
纪录片《人生7年》:人一生中改变命运的黄金年华,你如何选择?
字数:2058字
阅读时间:4分钟
《人生7年》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了来自不同阶层的十四名孩子,每隔7年导演都重新去采访一遍孩子,一共历经56年,7岁的孩子已经成为63岁的老人,他们的人生基本定型。
7岁时的他们童年天真无邪,14时的他们全神贯注于生活中的挑战,想过关于金钱、关于家庭、关于职业的问题。而21岁的他们初见分水岭,他们已经成年,作为成年人,他们迈出了独立的第一步。结束了全日制的学习,开始了恋情与工作。
21岁时的他们,梦想和生活在碰撞,一个人的原生家庭是否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全村人的希望尼古拉斯成了牛津大学物理系高材生,当采访到他的时候,他说:“一个人想要前进就必须跑得足够快。”他通过知识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托尼当了骑师没多久就因为水平不好选择开出租车了,这时候的他正准备考司机,他觉得读书没什么用。保罗结婚了,婚姻中的他不善于表达感情,目前在工地当建筑工人,很满意现在的工作。
西蒙想成为电气工程师,但最后去了肉类冷冻室工作,生活很艰辛,但也没多少忧愁。善良的布鲁斯考上了牛津大学数学系,他依旧保持大爱,上大学前还去残疾人学校当老师,也在考虑着自己的将来,他的心态一直很好。
教师父母的尼尔目前茫然无措,住着单身公寓,在建筑工地做短工。因为报考的牛津大学没被录取,后面去了阿伯丁大学,之后又主动辍学,14岁的他过得不开心,现在的他依旧和父母的关系不好,同时质疑父母对自己的教育,他认为父母只教了他如何读书和考试,并没有教他如何生活。皮特上了伦敦大学历史系,目前已经大四,和同学合租,毕业之后很迷茫,也没有什么想法,同时也很期待未来的生活。
中产三姐妹这边,杰奎琳做了银行职员,已经结婚,也搬进了小时候梦想的漂亮房子。林恩已经结婚,做了图书管理员,她对儿童很喜欢,做上自己喜欢的工作。苏珊还是单身,她去了旅游公司工作。
贵族三兄弟都进入了理想的大学,约翰去了牛津大学法律系,他的梦想是从政。查尔斯进入了杜伦大学历史系,他父母已经离异,他不想读寄宿学校,想和父母住在一起。安德鲁上了剑桥大学法律系学习,大四的时候他即将毕业。富家女苏西因为父母离异变得叛逆,她去了巴黎读秘书学校,准备边工作边旅游。
贫困人家的孩子基本上早早辍学进入社会工作,同时也对未来充满着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只能自己在社会中不断摸索,有的人随遇而安、有的人继续迷茫。中产家庭的孩子也基本上按部就班,念完高中后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毕业工作。
贵族家庭的孩子因为从小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规划,人生正在一步步按着自己的计划进行。基本上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进入最好的大学接受教育。
穷人家的孩子过着穷人家的生活,富人家的孩子过着富贵的生活,两个阶层并不相通,但教育打开了阶层跨越的一道门。尼古拉斯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牛津大学物理系,从7岁时想登上月球,到14岁的时候喜欢物理和化学,相比于上层阶级的小孩,可想而知他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28岁时的他们,这是他们一生中的黄金年华,没有了14岁的羞涩,比21岁更成熟,事业上基本定型,但生活总有变数。
托尼作为普通人的典范,这时候的他已经结婚,并且已经有两个小孩,即将迎来第三个孩子,在业余时间他学着去表演,也当了6年的临时演员,他依旧觉得当骑师的时候最开心,虽然只参加过3场,他希望自己两年后能开酒馆。
布鲁斯在牛津大学毕业后,先去了保险公司,后面又去了托尼小时候的公立学校教书,这时候的他依旧单身,但是对家庭依旧有期待。
尼古拉斯则开启了学霸模式,博士毕业后去了英国原子能实验室实习,后来去了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做教学助理,研究核聚变,已经结婚,妻子是他牛津大学的校友,17岁时就已经认识了。保罗和妻子变卖了资产去自由旅行,妻子是理发师,自己也从建筑工人转业了。西蒙已经结婚,7年中他和妻子生了5个孩子,他依旧在冷冻室工作,住在公租房里,但是也没有很担心将来。
尼尔依旧在流浪,靠着政府的救济金生活,由于自己的好高骛远,他无法融入城市的生活,此时的他时常悲伤,看待任何事情都非常负面。皮特去了综合学校教书,妻子也是老师,闲暇的时候他们会去酒吧乐队演奏放松。
中产三姐妹中苏珊丈夫是煤气装修工且孩子两岁。林恩已经有两个女儿,丈夫在邮局上班,自己依旧在做图书管理工作。杰奎琳的丈夫是油漆匠,自己在邮局上班,这时候她觉得精力应该放在工作上,并且遗憾小时候没有多读点书。
贵族三兄弟中,安德鲁已经进入了伦敦一家大公司当律师,一年半之前结婚,妻子是秘书。野心勃勃的约翰已经从政,在最高法院任职律师,并且已经订婚。查尔斯成为东伦敦报纸写过文章,一年后进入广播公司(BBC)做助理制片人。富家小姐苏西已经结婚,这时候已经有两个孩子,丈夫是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婚后甜蜜。
其实是生活选择了我们,其次才是我们选择了生活。我们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但这种权利并不对等。
从28岁开始,有的人才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中上层家庭的孩子从7岁开始就已经开始了解金融、政治,他们一猎人的身份接受丛林法则的教育。一个人的人生目标很重要,越早知道自己要什么越容易成功,但也因此被禁锢,少了很多其他的可能性。
生命只有一次,而且非常短暂,你得欣赏生活中美好的东西。
-END-
后面的文章会继续讲14个不同阶级的孩子成年后的生活。英国有句谚语:7岁看大,就是你给我一个7岁的孩子,我可以知道他今后的人生。
更多请关注@育儿大聪明
2025-04-15 03:10:01
2025-04-15 03:07:46
2025-04-15 03:05:30
2025-04-15 03:03:14
2025-04-15 03:00:58
2025-04-15 02:58:43
2025-04-15 02:56:27
2025-04-15 02:54:11
2025-04-15 02:51:56
2025-04-15 02:49:40
2025-04-14 16:23:00
2025-04-14 16:20:44
2025-04-14 16:18:28
2025-04-14 16:16:13
2025-04-14 16:13:57
2025-04-14 16:11:42
2025-04-14 16:09:26
2025-04-14 16:07:10
2025-04-14 16:04:54
2025-04-14 16:02:38